為進一步加強全市物流安全管理,規范物流市場經營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安全理念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近年來,我市物流業迅速發展,物流、寄遞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在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物流寄遞業發展方式粗放、基礎設施滯后、行業監管缺失、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隱患較多等問題仍較為突出。特別是近年來全國各地相繼發生不法分子通過物流寄遞渠道販運違法物品,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物流寄遞渠道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復雜。進一步加強物流安全管理,既是有效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現代物流業規范發展、安全發展、健康發展、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各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物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始終堅持"安全為本"不動搖,以最嚴格的措施督促企業落實好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物流寄遞業的安全管理,不斷完善工作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壓實工作措施,抓好安全監管
(一)摸清企業底數,建立管理臺帳。各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迅速行動,立即安排部署,組織專門人員對我市快遞、貨運倉儲、貨運配載、貨運代理、搬運裝卸等各類物流企業進行一次拉網式全面走訪摸排,詳細了解轄區內各類物流企業的經營范圍、方式、場所、設施以及從業人員等各項基礎信息,并按照"一家一檔"要求,逐家建立檔案臺賬,切實抓好對物流企業的基礎管理,相關情況同時報市服務業發展局。
(二)抓好自查整改,落實管理制度。要結合全面摸排走訪,積極指導、督促各類物流企業加強自查整改,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進行物流活動,進一步強化落實物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一要嚴格執行收貨驗視制度。各類物流運輸企業、貨運站(場)、客運站、國際貨代企業和郵政企業、快遞企業,要切實加強對各類禁寄物品、違禁物品、危險物品的檢查、甄別和控制。物流運輸企業、貨運站(場)、客運站和國際貨代企業,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運輸的貨物,必須查驗有關手續;對可疑物品,要開包(箱)檢查,嚴防禁運物品、違禁物品、危險物品藏匿、夾帶在普通貨物中運輸,嚴禁物流運輸企業、貨運站(場)和客運站接收、運輸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運輸的貨物。郵政企業和各類快遞企業在客戶交寄物品時,必須當面驗視內件,確認安全后方可收寄;凡國家規定的禁寄物品,一律不予收寄;對不能確認安全的物品(如機電裝置、粉末、不明金屬、裝有不明氣體或液體的密閉裝置等)或寄件人拒絕驗視的,不予收寄。二要嚴格落實實名登記制度。各類物流企業要認真查驗登記貨主、發貨人、收貨人、承辦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地址、聯系方式,核對登記交運物品的品名、數量等真實信息,登記信息留存半年以上;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要按照《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核定的經營范圍從事貨運經營,不得運輸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運輸的貨物,要依法與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要確保經營場所、站點、庫房等重要部位監控設備24小時運轉,監控記錄保存30天以上,以備執法部門依法調閱查詢。三要嚴格落實過機安檢制度。各物流寄遞企業要嚴格按照《郵政行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范》規定完善安全生產設備配置,大力宣傳郵件、快件全面過機安檢相關政策規定。對航空、進出境以及寄往重點地區、重點部位的郵件、快件進行集中安全檢查,對可疑郵件、快件重點查驗。四要嚴格落實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各物流企業要嚴格執行《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設置治安保衛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治安保衛人員,建立交通、消防等內部治安保衛制度,裝備必要的安全防護器材和安全防范設施;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發現可疑情況線索要立即報告主管部門;要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危險化學品自查,深入排查化學品寄遞、車輛運輸、現場作業、消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切實堵住安全漏洞;認真做好運輸設備日常檢修和處理場地的安全檢查,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同時,要積極鼓勵引導企業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實現對物流活動的全程跟蹤和實時查詢,確保貨物來源可追溯,為物流安全提供信息支持。
(三)加強監督管理,嚴格執法檢查。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切實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監督管理和日常安全檢查抽查。其中,郵管部門要著重對快遞企業落實實名收寄、開箱驗視、過機安檢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督促運營單位整改問題隱患。門要牽頭會同有關單位完善禁、限運物品清單制度,積極推動對重點時期、重要區域、特殊場所的物流活動實行實名制度,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2017年起,實行全行業實名制度。加大對貨運站(場)的摸底排查與執法檢查力度;對未取得經營許可的,堅決予以取締。部門要組織相關部門采取查閱電子與書面材料、現場調查等多種方式,對運營單位落實相關制度情況進行聯合檢查,發現違法違規情況,依法予以警示和處罰。市服務業發展局要會同發改等部門將運營單位執行有關規定情況納入企業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和行業監管信息系統,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制度,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完善快遞、物流市場主體退出管理機制,促進優勝劣汰。市場監管部門要把好市場經營主體準入關,加大對寄遞物流企業的監管力度,及時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對違法違規的經營單位,由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要依法監督、檢查、指導物流企業抓好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物流運輸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從制度和措施上對違法犯罪分子形成震懾。
(四)堅持問題導向,抓好制度創新。在抓好排查摸底和日常監管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分析我市物流業安全管理領域中的形勢任務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系統梳理查找在履行職責任務過程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環節,完善對策措施,抓緊制定出臺我市進一步加強物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導和督促相關單位更好地抓好物流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工作落實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分管領導為召集人,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物流安全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解決物流安全重大問題,統籌協調抓好物流安全管理工作。有關部門也要建立相應工作協調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抓好工作推進落實。
強化協作配合。各有關部門既要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履職盡責、分口把關,又要加強溝通協調、互相支持,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檢查、重大案件聯合督辦制度,推進物流業持續安全健康發展。同時,要注重培育和發揮物流業協會和快遞業協會作用,提高行業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強化宣傳引導。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物流業有關產業政策和寄遞實名制、開包驗視制度等安全管理措施;加強警示教育,曝光在物流行業托運、夾帶危險品的典型案件和查處結果,不斷強化和提高物流從業人員和社會用戶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強化責任追究。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履職盡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對監管單位和物流企業因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落實物流寄遞實名制和開箱驗視制度等安全管理措施而出現重大安全隱患,或造成重大危害的,要追究有關責任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